邮票收藏
集邮
儿童歌舞
市场售价:¥300

邮票信息

阅读
  • 名称:儿童歌舞
  • 志编号:86-90
  • 设计者:吴建坤
  • 发行日期:1973-6-1
  • 版别:影写版
  • 齿孔度数:11.5*11
  • 整版枚数:50枚
  • 详细介绍:

    编号邮票5—1(86)秧歌舞(汉族)          1000 万枚 8 分
    编号邮票5—2(87)拉马头琴(蒙古族)  1000 万枚 8 分
    编号邮票5—3(88)哈达舞(藏族)          1000 万枚 8 分
    编号邮票5—4(90手鼓舞(维吾尔族)   1000 万枚 8 分
    编号邮票5—5(90)长鼓舞(朝鲜族)      1000 万枚 8 分

    这是为庆祝“六一儿童节”而发行一套剪纸邮票。剪纸参见特字30邮票

    邮票①图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,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。起源于农业劳动。因流传地区不同,有陕北秧歌、东北秧歌、河北秧歌、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, 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。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、手持扇 子、手帕、彩绸等道具而舞。在表演形式上,开始和结束为大 场,中间穿插小场。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;小场是 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,新中国成 立后,秧歌成为群众在节日、集会时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。

    邮票②图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。蒙语称“绰尔”。琴身木制,长约一米。共呜箱呈梯形,以马皮或羊皮蒙面。用马尾弦两束,按四度关系定弦,以马尾弓纳两弦间拉奏。发音圆润,低回宛转,音量较弱,可奏双音和泛音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独奏、伴奏和合奏乐器。传说从前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,取小马的腿骨为柱,头骨为筒,尾毛为弓弦,制成二弦琴,在琴杆的顶部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,因此得名。

    邮票③图哈达舞。哈达藏语音译,是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在迎送、馈赠, 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使用的丝巾,表示敬意和祝贺。长短 不一。以白色为主,也有红、黄、浅蓝等色。

    邮票④图手鼓舞参见特49⑥。

    邮票⑥图长鼓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。多为女子表演。舞者将长鼓系在身前,左手拍击鼓面,右手持细竹鼓鞭击鼓面,边击边舞动作优美。

    长鼓是朝鲜族打击乐器。亦称“杖鼓”,长约七十厘米。 鼓身圆筒形,木制,中段细实,两端粗空,用绳绷皮做鼓面。 演奏时,挂在胸前或放在木架上,右手执细竹条敲击,左手敲击 另一鼓面,两手节奏交错,变化多端。常用以伴奏歌舞或用于器乐合奏。


    邮票收藏


    •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 电话:15210093958 (微信同号)
    • 2586199133(微信号)
    • 信息产业部备案: 京ICP备18017063号-5
    • 版权所有: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-2019
    • 声明: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、网络、新闻等等,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,投资须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