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票收藏
集邮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收藏知识 >

早期的邮票商业

来源:收藏 发布于 2013-07-15 阅读
  随着集邮人数的增加,上海、福州、苏州、常州、天津等一 些沿江沿海城市,相继出现邮票商业,上海还出现了外国人经营 的邮票商业。其经营方式多以兼营为主。上海城隍庙的地摊、北 四川路的钱庄、静安寺路的花店、西式洗染店、书店以及天津紫 竹林一带的摊商、常州的梳篦店等一时都兼做起邮票生意,出售 的多是中外零散新、旧邮票,有时也能见到一些名贵邮票。集邮 家袁醴波即从上海四川路张子堂开设的兆余钱庄里,寻得一枚万 寿曰本版二分短距新票孤品,成为佳话。当时设店专营邮票生意 的,除福州魏叔彝开设的世界邮票社外,据知还有苏州张景盂开 设的五洲邮票社以及卢赋梅开设的卢义思邮票公司、常州俞振云 开设的万国古邮所、天津王沛臣开设的沛记邮票社等。在上海等地还有另一种经营方式,即不开店不设摊而是在家中做邮票生 意,如上海的李辉堂、上海的美国侨民薛多尔等。

  1917年,邮票拍卖作为邮票商业的一种方式在上海出现。 主持者是英国人品斯,他是上海屈臣氏汽水公司经 理,业余爱好集邮,便在北四川路鲁意斯摩洋行举办邮票拍卖, 每星期一次。当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,欧美邮市萧条。品斯乘 势廉价从欧美邮票公司购进大批华邮,以此售给上海集邮者,获 利甚丰。前往参加邮票拍卖的除外籍集邮者外,也有不少中国集 邮者,如李辉堂、张承惠、陈复祥、张棣村、叶颂蕃、张赓伯、 姜治方等。李辉堂参拍的情况,张赓伯曾回忆道:“二十余年前, 鲁意斯摩拍卖,每有一老者道貌岸然,手戴钻戒,口衔雪茄,据 前排座,每遇罕贵票,辄与碧眼儿竞购甚力。某次与一西人争购 临时中立一角六分、五角两枚,出价高于市值一倍以上,此时国 人高等集邮家颇少,人均为之注目。时余方弱冠,求学沪滨,亦 时至鲁意斯摩拍购廉价西票,见此老者,亦以为奇,私询于人, 始知此即老邮商李辉堂也。”集邮家叶颂蕃于1920年至1921年 在松江中学任教,为参加每星期六午后举行的邮票拍卖,特与同 事调换课程、挪出时间赴鲁意斯摩拍卖行,并一一记录每期邮票 拍卖底价和拍出价。姜治方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在《申报》广告 栏中,我看到鲁意斯摩洋行拍卖邮票的广告。我按报载时间,如 期赶到北四川路这家洋行。鲁意斯摩洋行内家具、书籍、古董、 字画应有尽有。那天下午,拍卖邮票,在场二三十人,挤满一 屋,我无一认识者,拍卖的邮票共有一百多号,华邮外邮各半, 拍板的是外国人,喊价以英语为主,也夹杂几句汉语。大龙票光 齿三枚,三分、五分者为新票,一分为旧票,起价六元,我以七 元拍得。”

  由此看出,当时一部分集邮者从邮票摊店中寻购邮票已得不 到满足,于是进入拍卖行去争购需要的票品,用以补充邮集。还有一些中国集邮者看到许多珍贵华邮落人外籍集邮者手中,感到 痛心,于是不惜巨资,纷纷从外国人手中购回。

  1922年,绵嘉义的中国邮集交付鲁意斯摩洋行分期拍卖, 中国集邮者踊跃参拍。红印花小字一元新票两枚,李辉堂代友购 得一枚,陈复祥购得一枚。万寿大样票三枚也为李辉堂购得。有 世界邮王之称的费拉里,1848—1917逝世后,其遗集于1921年6月21日起分批在巴黎拍卖。华邮部分于 1925年4月22日(第十二次)拍卖。周今觉在一年前即全权委 托英国邮商罗伯特代拍3当时周今觉不知拍卖邮品以组计而不以 枚计,限价报价多有不合,许多珍品落入法国香槟公司和美国集 邮家海音,欣德油化1856—1933^手中,周今觉深感遗 憾。但周今觉也拍回一些珍品,如:二元宫门倒印新票带边一枚 以35镑拍得;红印花小四分加盖及民初加盖共366枚,以35镑 拍得。后来周今觉曾说:“倘使当时有我亲自在场,则气吞云梦 者八九,彼欣德、香槟诸氏,诚不值一挥也。”

  这时的邮票商业,与清代邮票商业的数量与经营方式相比, 都有了新的发展,基本上适应了这一时期集邮活动的发展形势。



集邮


标签:
更多
    上一篇:沦陷时是怎样集邮 下一篇:邮票的诞生
    邮票收藏
    •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 电话:15210093958 (微信同号)
    • 2586199133(微信号)
    • 信息产业部备案: 京ICP备18017063号-5
    • 版权所有: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-2019
    • 声明: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、网络、新闻等等,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,投资须谨慎。